中共中央于10月24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
中紀委:防止領導干部成為利益集團和權勢團體代言人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部長王建新表示,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始終堅持,反腐敗斗爭必須永遠吹沖鋒號。他說,二十大報告再次警示全黨,作風問題、黨風問題,關系執政黨的生死存亡。腐敗是最大的毒瘤,反腐敗是最徹底的革命。十年磨一劍,我們實現反腐敗領導體制重塑、組織機構重塑、工作力量重塑、責任體系重塑、執紀執法貫通機制重塑。報告深刻指出,只要存在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斗爭就一刻不能停,必須保持高壓態勢,防止領導干部成為利益集團和權勢團體的代言人、代理人。
完善分配制度規范財富積累機制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說,中國一直在探索共同富裕道路。
他解釋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鼓勵先富帶后富。“齊步走”的辦法解決不了貧困問題,我們目的是最終是要實現共同富裕。最近十年,我們解決了一億人的貧困問題,這就是在推進共同富裕。
江金權說,接下來,我們一方面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高質量發展,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采取有效措施,把蛋糕分好切好,防止兩極分化。
江金權說,要完善分配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規范財富積累機制。他強調:“財富的積累機制要完善”。
江金權說,要解決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問題,引導人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
二十大報告首次將這三大戰略擺在一起,官方解釋深意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將科技、教育、人才等工作列為專章闡述,對此,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穆虹今天在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上解釋,立足新時代新征程黨的歷史使命,黨中央從突出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出發,將科技、教育、人才放在二十大報告第五部分進行統籌部署,集中表達。
他說,過去黨代會的報告中,科技一般安排在經濟建設中,教育一般是安排在社會建設中,人才安排在黨的建設中。黨的二十大報告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加強系統觀念的要求,第一次把三大戰略擺在一起,是一個創新,有其深意。“這一新的擺布,既堅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又強調了三者之間的有機聯系,通過協同配合、系統集成,共同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穆虹說,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都是黨中央提出的需要長期堅持的國家重大戰略,也都是事關現代化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這三大戰略共同服務于創新型國家的建設。
中宣部:中國不輸入別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
在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上,有外國記者提問說,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是否有意將發展模式出口到國外?對此,中宣部副部長孫業禮回應說,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不走一些國家通過移民、戰爭、掠奪等老路實現現代化的模式。關于中國是不是有意把自己的發展模式出口到國外,我們的立場和態度是一貫的比較明確的:我們不輸入別國模式,堅決反對其他國家將自己的模式強加給中國;我們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不會要求別國復制中國的做法。“每個國家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努力都應該受到尊重。”他說,如果別的國家愿意了解中國的經驗和做法,我們會敞開心扉、客觀介紹,我們同時也會了解別國經驗。
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義不是劫富濟貧
中宣部副部長孫業禮說,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本質決定的。
孫業禮說,我們不能接受兩極分化的格局,要讓全體人民都過上好日子,都有機會憑自己的能力參與現代化進程,憑自己的貢獻分享國家發展成果,不能把哪一個群體給甩出去不管。
孫業禮也表示,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義,不是劫富濟貧,有先富帶動后富的過程。共同富裕是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們會堅定朝著這個方面努力。十八大以來,將近一億人口成功脫貧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孫業禮說。
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法治建設作為專章
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今天在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上說,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單獨把法治建設作為專章論述,專門部署,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重視。
陳一新說,從政治意義上看,這進一步宣示了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推進法治建設的堅定決心;從理論意義上看,這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我們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從實踐上看,表明了將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是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治理方式。
陳一新表示,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個總目標,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規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道路。
二十大報告突出黨的自我革命
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兼調研室主任唐方裕今天在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在黨建方面,二十大報告有“四個突出”,一是突出黨的自我革命,二是突出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三是突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四是突出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
二十大報告有助于消除疑慮、增強信心
“一些國內外朋友對中國發展趨勢表示關切,我想,這次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既針對當前、又著眼未來的戰略舉措,一定有助于消除疑慮、增強信心。”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同志今天在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上說。他介紹,黨中央提出,貫徹高質量發展,中國不再簡單以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二十大報告把發展質量擺在更突出的位置,對如何推進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部署,包括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著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穆虹說,圍繞高質量發展,黨的二十大已作出重要部署,今后要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切實體現在各方面工作中。
中宣部副部長:總書記提出這個結合,意義重大
中宣部副部長孫業禮介紹,黨的二十大報告有“兩個結合”,第一是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這是我們黨一直強調和堅持的,是百年歷史中最寶貴的經驗,也是不斷成功的法寶。第二個結合是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百年慶祝大會上提出的,二十大報告又做了深入闡述,開創了理論創新新格局。孫業禮說,我們的制度、道路、方針、政策一直都體現著中華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提出這個結合,意義非常重大,是對歷史的深刻總結,是對規律的深刻揭示,代表了中國共產黨的新的覺悟、新的認識高度。
二十大報告收集社會意見82萬多條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在會上透露,二十大報告起草中,黨中央進行了兩輪次黨內征求意見,征求意見4700多人;還從社會收集意見82萬多條。此前,二十大新聞發言人孫業禮曾介紹,報告起草前,中央有關部門開展了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收到留言854.2萬多條。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國;來源:@中國青年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